7月22日上午,站在四川省成都市暑袜街邮局门口,望着依旧清新却不失厚重的红砖墙、民国风的门窗,记者努力将这个已有118年历史的老邮局从自己的印象中拉进现实。
1901年,在暑袜街邮政大楼开设大清邮政成都分局后,几度易名,先称四川邮政总局、四川邮务管理局,后又分东川、西川两邮区,各设邮政管理局。1932年7月6日和1933年9月20日,邮政大楼相继发生两次火灾。新邮政大楼重建于1937年,全称西川邮政管理局新楼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0年11月15日,成立成都市邮政局。因年代久远,2008年,重新装修后对外营业。
118年,弹指一挥间。作为四川省保存下来的最完整、最“年长”的邮局,暑袜街邮局见证了川蜀通邮的历史光影,更与新中国共同走过70年的辉煌历程,与成都人民凝聚了化不开的鱼水深情。
横跨百年,小邮局的大传奇
花白头发,略有驼背,身着特显年轻的格子衫,老邮迷郑常华已经77岁了。谈起暑袜街邮局,他眯着眼,仿佛打开了沉封记忆:“我就是在暑袜街长大的,从小就喜欢往邮局跑!暑袜街邮局一直是周边最热闹的地方,买邮票、看报纸、寄包裹,从没冷清过。”
在郑常华记忆里,那是1953年,小学老师告诉他“集邮是最好的兴趣爱好”,他也就在这一年开启了自己66年的集邮生涯。翻开精心收藏的邮集,他高兴地向记者指着1953年发行的面值“800圆”的《伟大的祖国》邮票说:“这就是我与暑袜街邮局接触的开端。”
事实上,更早于郑常华的第一次接触,暑袜街邮局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是整个川蜀地区的明星邮局。
1896年,中国海关税务总办、英国人罗伯特·赫德奏请清廷批准开办“大清邮政”。1901年,赫德派汉口邮局洋文供事(担任翻译的高级办事人员)杨开甲入川开办邮务。杨开甲在经过一段时间筹划后,于1901年12月24日正式开办成都邮局。成都邮局是当时四川继重庆、万县、宜宾后开办的第四个邮局,也是成都现代邮政的起始。
此前,成都人寄较远处信件习惯找“麻乡约”(西南地区民间运输行业)民信局,较近处的信则托熟人捎带。邮局开设之初,由于风气闭塞,有人以为邮局是卖油的。杨开甲等人在邮局门口用铁皮喇叭喊话,宣传邮局可以寄信,但交寄者寥寥,有时全天只卖出一枚邮票。后来人们慢慢懂得,邮局和“麻乡约”差不多,都可以为人寄信寄物,邮局业务才有所增长。
发展从不是一帆风顺的。翻开暑袜街邮局的历史发现,1932年7月6日和1933年9月20日,邮政大楼相继发生两次火灾。
“这两次火灾都比较严重,特别是第二次火灾,将毗邻的邮务长办公楼、会计处等全部烧光了,不重修不行了。”支局长于红向记者讲起这座邮政大楼的重建历史。1935年3月27日,邮政大楼新局房奠基典礼隆重举行,交通部次长俞飞鹏专程前来,西川邮政管理局局长克法理络与业务股股长(相当于副局长)林卓午等参加。林卓午此后任国民党驻西安第三军邮总视察,因推动国共通邮,1940年5月9日,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热情接待了他,并题写“传邮万里,国脉所系”条幅相赠。
如今的暑袜街邮局门前,成都市文化局竖立了一块“成都市文化地标”牌。上面写着:“新邮政大楼建成于1937年,由加拿大建筑师莫理逊和中国建筑师叶溶清设计监造。是成都时间最早、保存最好、使用时间最长的西式建筑之一。”
“当时的暑袜街邮政大楼,过了50年仍然最气派、最实用!”记者见到了1988年到成都市邮政局公安科工作的陈勇。当年的他就在暑袜街邮政大楼二楼工作,回忆起来感慨不已,“‘文化大革命’时期,造反派用炸药炸大楼金库门都没炸开,可见大楼的建筑质量!”
郑常华也印象深刻:“1976年,阿坝州松潘地区发生了7.2级大地震,受灾严重。当晚,周边老百姓一窝蜂地跑到邮政大楼避难,因为大家都觉得整个市区就邮政大楼最坚固!”
经过半个多世纪风雨剥蚀,邮政大楼的颜色已逐渐斑驳。“大跃进”大炼钢铁期间,大楼门窗及护栏上的铁件大部分被拆卸去炼钢,连营业柜台上的铜质雕花护栏也未能幸免。
于红告诉记者,1996年,因闲置及年久失修,暑袜街邮政大楼险些被拆除,后被紧急叫停,外墙和正中四层高的大门被完整保留了下来。2001年,成都市政府公布了首批22处建筑为成都市“文物建筑”,第5号即为这栋老邮政大楼。2005年,暑袜街邮政大楼入选成都市优秀近现代建筑,并开始进行全面修缮。2007年,暑袜街邮政大楼成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初心永在,小岗位的大担当
2008年,经过重新装修改造后,全新的暑袜街邮局展现在成都市民面前。
李蓓,大堂经理。四川教育学院毕业后,专门应聘来到了暑袜街邮局。“实习半年后,我一直留在暑袜街邮局,整整11年,每天开门营业,心中总有一份自豪感。因为对老百姓来说,这里100多年来都是四川业务最全、服务最好的‘邮政总局’!”
据李蓓介绍,暑袜街邮局是全省最大的纯邮务网点,涵盖了所有的邮务业务,包括化工品、精神管制药品的寄递,国际邮寄业务,保价信函,交警便民服务,电子票务,简易险,代售电影票等,其中,集邮业务占到支局收入一半以上。2010年,暑袜街邮局被集团公司授予“邮政营业旗舰店”称号。成都很多市民包括郊县的市民,都会专程赶到暑袜街邮局办理业务。
暑袜街邮局现有14名员工,平均年龄28岁,热情洋溢,朝气蓬勃。暑袜街邮局不仅是众多邮票邮品首发的必选地点,也是集邮产品销售的前沿阵地。根据各类集邮产品的特点,暑袜街邮局强化厅堂的空间利用率,从集邮产品的陈列、摆放、导购等一系列细节入手,吸引客流、服务客户。
“每次有邮票首发,我都会来这里排队购买!”郑常华回忆道,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,没有邮市,只能来暑袜街邮局与其他邮迷们互换邮票;到了1977年以后,这里更热闹了,邮迷们常常是手里拿着空册子,现场买,现场收藏。“我2002年退休了,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打牌,就爱集邮。”郑常华说,自己一辈子的爱好,都在暑袜街邮局找到了归宿。每次有好票,暑袜街邮局都第一时间告知,自己来不了就主动帮忙留着。“很细心、很贴心,她们就像自己家的姑娘!”郑常华评价道。
暑袜街邮局平均每天的业务量近300笔,越是忙碌,越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客户。每月初,暑袜街邮局都会评选上月的月度服务明星、月销售冠军,将员工照片以及工号上墙公示,名曰“风云榜”,并给予奖励。而让记者最惊讶的是该局的熊猫黑板报,以“团结勤奋 创新发展”为主题的内容,将服务理念、服务标准、团队精神解读得清清楚楚,配上员工的欢乐合影和熊猫卡通形象,一派青春无敌。
在支局长于红的抽屉里,记者注意到了厚厚一摞邮资封和明信片。简单数了一下,仅从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,就收到了17封。这些都来自一位名叫余祥云的老人。上面清晰盖着“第二届签名集邮展览纪念”“喜鹊邮票首发”“汶川5.12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戳”等戳记。面对记者一脸的问号,于红解释道:“余祥云是郑常华的爱人,郑老师80多岁了,他每到一地集邮,都会以自己爱人名义寄来一张邮资封或明信片,让我们分享他的这份集邮的喜悦。”
与郑常华结缘,还要从2012年大年初一说起。那天,老人早早地在邮局等着办理业务,看着各个岗位上冻得瑟瑟发抖的营业员,仍然亲切地与客户打着招呼、解答问题、办理业务;担心客户受寒,将热腾腾的茶水端到大家手上,感到温暖不已,于是,郑常华掉头回家拿来小吃和自己手工编织的公交卡套,送给这里的姑娘们表达一份心意。
站在暑袜街邮局营业厅,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“工人先锋号”“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”等荣誉称号格外醒目。一块块牌匾背后,记录着暑袜街邮局每一个岗位的自觉担当与行动。
记者问于红,什么是暑袜街邮局的初心?她回答,每一个岗位都是一扇心灵的窗户,不管时间流逝一年、十年、一百年,暑袜街邮局坚持和传承下来的,就是全心全意、用心服务。
创新前行,小步伐的大未来
如果问,暑袜街邮局里什么最亮眼,无疑是一只只可爱的熊猫。在这里,记者看到了很多以熊猫为主题的文创产品,包括明信片、邮册、徽章等,令人目不暇接。这里是熊猫邮局暑袜街营业点,也是暑袜街邮局不断创新、探索转型的一小步。
魏一丹,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。今年4月刚入职暑袜街邮局的她,对文创产品有着特别的期许——在英国读书时就喜爱邮寄明信片,圣诞节都会给国内老同学、绵阳老家寄出跨国的圣诞祝福。她说,小小的卡片,是一种见字如面的牵挂,也是一份绵长喜悦的分享。她现在常关注最新的熊猫文创产品,寻找最喜爱的那个惊喜。
谈起熊猫文创产品,不能不提曹雅露。作为熊猫邮局局长,她从2013年开始,全程参与和负责熊猫邮局的创立与发展。
曹雅露告诉记者,她们整个团队虽然只有4个人,但通过以熊猫IP讲述四川故事,结合四川文化通过熊猫拟人化打造产品,年创收近500万元。目前,产品体系分为明信片、集邮品、文创产品三大类,涵盖了四川的熊猫文化、非遗文化、旅游文化、美食文化等。
“去年8月,由中宣部指导,四川省政府主办的‘四川之夜’宣传活动主动邀请熊猫邮局参加,熊猫邮折作为伴手礼赠送给嘉宾。今年7月,2019第二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,也邀请熊猫邮局作为特邀嘉宾出席。”曹雅露自豪地介绍,熊猫邮局成立6年以来,打造了以城市文化和熊猫元素为核心的文创产品近千款,开设渠道6个,拥有带“熊猫”元素的一批商标,100余项知识版权登记等,服务了上千万次世界各地的游客。
熊猫文创产品火起来了,也让暑袜街邮局看到了传统邮务业务转型的新方向。近些年,暑袜街邮局还不断丰富便民服务品种,从最初的传统邮务业务,到目前英国威廉希尔体育公司_WilliamHill-中文官网的交警便民业务、会员卡业务、车险业务、媒体广告等……时代在变,邮政服务的内涵也在延伸。
对于时代的变化,暑袜街投递班组长魏东或许是感受最深的一个。父亲从部队转业成为报务员,自己从小就在邮电局大院里长大。耳濡目染之下,怀着对邮政绿的渴望,1985年,他进入邮政网运战线,整整跑了10年的成都至北京火车押运;1995年,他成为暑袜街邮局揽投战线的一员。父亲总叮嘱他:“既然进了邮局,就要兢兢业业,对得起岗位,对得起单位!”老父亲的话已经过了30多年,犹在耳边。
“新中国成立70年,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信函、报刊为主,到90年代外出务工汇款、包裹增多,到2000年以来账单、商函、贺卡迅速增长,再到2012年以来快递包裹、约投挂号、‘自邮一族’成为主流,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富足,还有互联网带来的线下物流的变化!”他告诉记者,投递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。近些年,投递班组将普服与寄递分网,将43个段道重新整合优化成24个段道,并将以前投递用的自行车全部更新成电动车,大幅提高了投递效率。2015年7月,投递部在集团公司开展的“全国提升投递服务质量劳动竞赛”活动中被评为“五星投递部”,魏东同时获得全国“五星投递部班长”荣誉称号。
记者注意到,魏东手腕上带着一只藏银制作的手环。银白之中,沾着汗渍和黑点,暗示有些年头了。“藏银去寒,带在左手效果最好!”魏东伸出了左手,“以前押运邮件时,仗着年轻,大负荷转运邮件后浑身大汗都不在意,吹冷风、洗冷水澡、熬夜,导致留下了肩周炎的病根,经常疼得举不起胳膊。”但是一听客户来电,得知客户需要帮忙,他又忘记了疼痛,迅速赶到客户那里帮着装包、检查。
“暑袜街邮局不仅有辉煌的过去,更会有精彩的未来!”锦江区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周霞信心满满。曾经荣获四川省“第一届十大技术能手”称号的她认为,暑袜街邮局不仅要业务技术过硬,更需要打好文化牌,营造好的外部环境。目前,锦江区政府正在推进天府锦城“八街九坊十景”体系建设,将对暑袜北一街开展大规模特色街区风貌整治工作,到时,暑袜街邮局将变身成更具特色的成都文化地标,暑袜街邮局的明天,一定会更美。
暑袜街邮局内景
暑袜街邮局
熊猫邮局文创产品
暑袜街邮局员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