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威廉希尔体育公司_WilliamHill-中文官网

图片

火车邮路上的坚守

——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、北京邮区中心局火车押运班押运员曹玉胜
本报记者 李珧 北京记者 杨光2021-02-26来源:中国邮政报

  1月19日9时50分,北京火车站。寒风凛冽,漫天飘雪。距离北京开往福州的K645次列车发车还有40多分钟。此时,候车厅里的旅客还在安静等待,而邮车车厢里押运员则在忙碌地清点、装卸邮件。 

  火车邮件押运员——很多人或许从未听说过这一职业,但只要了解后,就会明白押运工作的繁重与艰辛。一节改造的火车车厢,4~5天为一个工作周期,只要火车不停运,押运员便随车循环往返,从不间断。邮车车厢里,冬季滴水成冰,夏季闷热难耐,十年如一日的火车邮路上,唯有用“坚守”两字形容押运工作最为贴切。 

  北京邮区中心局火车押运班押运员曹玉胜,在押运岗位工作了18年,累计随车行驶300多万公里,经手处理邮件100多万件,从未出现过差错。18年来,于他而言,变化着的是“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”“首都劳动奖章”“全国技术能手”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”等不断更新的荣誉,而不变的是循环邮路上始终如一的坚守。 

  “干一行,爱一行” 

  一身整齐的工装,面容清瘦,眼神坚定,不善言谈——这是曹玉胜给人的第一印象。带着记者走进熟悉的邮车车厢,瞬间,曹玉胜的话便多了起来。整个邮车车厢面积有100平方米,分为三个部分,前、后部是货仓区,用来码放邮件,中部设有工作间、休息间及洗漱间,加起来不过20平方米,押运员核点、登记和吃饭、休息都在这里。 

  押运工作看似简单,实则极其考验押运员的综合素质。火车沿途往往有十余个停靠站,每停一站,押运员都要在几分钟内装卸上百袋邮件,准确清点数目。列车开出后,再对接运的邮件进行处理分类、有序码放。 

  “每年有一半多的时间,我们三四个押运员就挤在这个不停颠簸的空间里,对上万袋邮件进行计数、勾核、堆码、复数的作业。”曹玉胜笑着对记者说,押运途中如果遇到暴雪阻路、路毁绕道等特殊情况导致列车停运,旅客可以换乘其他车次,押运员必须坚守在邮车车厢,在接到转移的指令前,一步也不能离开,一袋邮件也不能少。 

  邮车车厢不似其他车厢的环境,货仓区没有安装空调,运行时是封闭的。“在这里,冬天是零下20摄氏度的冰窖、夏天是50摄氏度的闷罐,处理邮件时灰尘扑面,很多人都没法坚持下来。”说话时,站在货仓里的曹玉胜耳朵冻得通红,不停地搓手取暖。 

  2002年,19岁的曹玉胜走出校园,成了一名押运员。“刚开始觉得押运员的工作是坐着火车看全国各地的风景,可第一次走进被邮件装得满满当当的车厢,我一下子就懵了。”曹玉胜说,刚工作时别说看风景,连吃饭都顾不上,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强壮的身体根本扛不住。很多一起和曹玉胜分到火车押运班的人,只跑了一趟车就离职了。 

  “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‘干一行,爱一行’,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,就一定要干好,我相信‘行行出状元’。”曹玉胜的话坚定有力。 

  “要做就做到最好” 

  坚持下来的曹玉胜经过一年的考验,于2003年调至京牡线(北京至牡丹江)K265/6次车组,一干就是11年。这是他最熟悉的一段火车押运线路。 

  京牡线是目前仅有的一条从北京始发北上的邮政押运线路,全程共有18个经停车站,折返时间达80个小时、折返里程3500公里。和记者聊起这条线,曹玉胜就像说顺口溜一样快速把每一个经停车站依次说出来,可每一站有什么风景,他却说不上来。 

  近年来,铁路部门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、缩短列车的经停时间,押运员们也在不断刷新着邮件处理速度的纪录。曹玉胜与同事曾经在秦皇岛站,在4分钟的经停时间内,就完成了近200袋邮件装卸、盘点工作。 

  押运工作中实物运抵与信息数据需要全程实时匹配,这要求每一名押运员掌握全面的邮政业务知识,“心中有数”才能“手不慌乱”。 

  “熟悉不是目的,胜任也不是目标,要做就做行业的顶尖。”曹玉胜从入职伊始就怀有这样的雄心。他背下了全国几百条邮路和近3000个县市地名、成百上千次地描绘干线示意图、反复默写各个交接站的经转关系。出乘期间,他细心观察师傅们的操作方法,随身带着学习资料,不断“修炼”内功。 

  共事十余年的押运员郭晋峰常感叹曹玉胜工作的认真程度:“很多新人觉得麻烦就不记了,可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,特别能吃苦,肯下功夫。”“曹玉胜参加工作后一直没停止学习。如果没有精益求精的劲头,他不可能脱颖而出。”北京中心局邮件处理中心火车押运班班长刘立通说。 

  2009年9月,曹玉胜代表北京邮政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邮政通信特有职业技能竞赛,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经历全国性的比赛。封闭集训期间,曹玉胜每天在完成固定的学习、训练任务后,还会自行加码体能训练,确保操作动作一气呵成。这样的日子连续数周不间断,最终他获评“全国技术能手”。“这次比赛令我终生难忘,它让我坚信,只有坚持,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。”曹玉胜动情地说。 

  2017年,曹玉胜再次参加第五届全国邮政通信特有职业技能竞赛,带领团队最终获得“邮件分拣员、邮件转运员职业团体赛(邮务)”第一名。 

  “向着梦想奔跑” 

  “18年坚守他人难以坚持的押运工作,有没有想过放弃?”面对记者的问题,曹玉胜只是淡淡地说:“这就是我的工作,从没有过这个念头。很多人觉得押运员很苦,但我觉得很锻炼人。” 

  曹玉胜家住北京平谷区,与记者见面这天,他不到5点起床,坐2个小时的公交车,再换乘地铁来到单位。前不久,一个调至平谷区邮政分公司任机关干部的机会摆在曹玉胜面前,他拒绝了。“押运工作收入不高,长期在外出差,照顾不了家里,招人特别难,可他能坚持下来特别不容易。”在刘立通看来,曹玉胜的选择并不意外,他一直是一个执着的人。 

  2011年,以曹玉胜命名的“曹玉胜创新工作室”成立。他先后提出了“邮件总包堆码操作法”“三告知、三询问、两提升”等创新课题,通过跟车现场指导、押运员互换班组学习等形式,毫无保留地将业务经验传授给同事,让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。 

  “曹玉胜这样的劳模员工给集体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。一旦有什么技术竞赛,我们火车押运班报名人数都是最多的,而且我们服务质量在北京中心局一直都是名列前茅。”刘立通说,曹玉胜的成就始于认真、成于坚守。 

  正是因为长期工作在生产服务岗位第一线,而且业务精湛,先后总结出很多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,2020年12月28日,曹玉胜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 

  “一粒种子,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,才能生机无限;一名员工,只有不懈追求精益求精,才能永葆蓬勃向上。”这是曹玉胜在北京市总工会组织的劳模演讲中说过的一段话。这也像曹玉胜的成长之路一样,在邮政的沃土上,以向上的姿态蓬勃生长,终于成就了一段不凡的人生历程。